第三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论坛在我校举办

来源:新闻网  

9月13日至14日,由我校承办的第三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论坛圆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周绪红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重庆大学田村幸雄(Yukio Tamura)教授我校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郝贠洪教授出席,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22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开幕式由重庆大学教授黄国庆主持。

郝贠洪教授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介绍学校总体办学情况和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谋定实施以能源学科群建设为引领、构建“雁阵式”学科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土木工程学院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宝贵实践经验、碰撞思想火花、探索合作路径,为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领域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贡献新智慧。

周绪红教授首先代表主办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委会三年来在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周绪红教授指出,论坛始终聚焦"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核心主题,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有效打破了学科壁垒,推动了风工程、结构工程与新能源工程的交叉融合。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建筑抗风、桥梁抗风、风电结构等专题研讨,既回应了产业发展需求,又涵盖了领域前沿议题。致辞中特别强调,内蒙古作为论坛举办地具有双重示范意义,既是承受沙尘暴与寒流侵袭的抗风减灾重点区域,又是风电装机规模超8500万千瓦、风电占比达30%以上的清洁能源基地。周绪红教授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实地考察当地在生态保护、抗风减灾和风电开发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本次论坛设置8个分会场,累计举办60场学术报告。会议期间,周绪红教授和田村幸雄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我校郝贠洪教授、深圳大学任伟新教授、湖南大学教授守道等25位专家学者作大会专家报告。与会人员围绕“风场特性、极端气象与风灾、建筑结构风效应、桥梁抗风与控制、光伏结构抗风分析、陆上风电和海上漂浮式风电动力学和设计、风机尾流和风资源评估”等主题交流研讨。论坛共评选优秀论文8篇,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国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研讨平台,为推动该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论坛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在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领域的影响力,为土木工程赋能自治区新能源战略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文字、图片:土木工程学院


2025年09月16日 18:31:25